開年以來,全國范圍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展開,為構筑核心區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的免疫屏障奠定基礎。
為做好適宜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,進一步提升居民對預防接種工作的信心,全國各地紛紛出臺各種落實政策,比如街道各個社區將堅持利用微信群、登門上戶、社區小喇叭宣傳等方式普及新冠疫苗接種知識,擴大宣傳覆蓋面,提升居民知曉率,確保應接盡接。
01.截止至 4 月 16 日,上海全市已累計接種 1014.68 萬劑。
02.截至 4 月 27 日,北京市累計接種劑次達到 2357.1 萬劑,18 歲及以上人群“第 1 劑”疫苗接種率達 71.95%。
03.截至 4 月 28 日,累計接種 444.99 萬劑次,最大日接種能力達 46 萬劑次。
為了更好的推進疫苗接種及數據管理工作,各省政府紛紛加緊研發上線相關疫苗流通及接種管理信息系統,方便民眾進行線上預約及后續疫苗接種信息同步等。
然而,新系統上線難免會出現不穩定、接口未打通等問題,導致預約接種疫苗的群眾到了接種點后仍需要排隊。為此,各地方政府往往會再自主開發本地的疫苗預約接種管理系統,作為應急系統,一旦省系統出現問題,市民可通過新建系統進行預約,同時將接種信息保存至新建系統中。
在方便民眾的背后,往往是社區及基層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的付出,由于區系統并未與省系統相打通,基層工作人員往往需要進行手動錄入,將市民預約及接種數據同步至省疫苗流通管理系統中。例如,在某南方重要城市,僅僅一個區在 6 月前就要完成 180 萬人的接種工作,近 50 個臨時接種點,每天約有 2~3 萬人的信息需由基層工作人員進行手動錄入,經常導致加班加點到晚上九、十點。
為了幫助基層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,降低重復性事務所占用的人工時間,同時也為了避免手動多次錄入可能出現的失誤,來也科技幫助該城市快速搭建了一套 RPA+AI 軟件機器人系統,自動幫助基層人員完成多系統間的數據同步及傳輸。
RPA+AI 軟件機器人的助力下,單條信息錄入時長由人工的 3 分鐘,加快至 1 分鐘,效率提高 67%,以及準確率 100%。同時,RPA 軟件機器人還能每 5 分鐘進行一次區系統與省系統的穩定同步,穩定保證市民預約信息的實時更新,避免造成延誤擁擠等情況的發生。
更加順暢的預約操作、更加滿意的接種體驗,都能對市民接種意愿提升起到關鍵性的影響。同時,更智能的工作方式、更良好的工作感受,也能對辛勞的基層防控人員起到關懷作用。通過 RPA+AI 軟件機器人的幫助,為各省各市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盡一份貢獻,也國家的疫情防控做出科技企業應有的表率!